2014年07月21日,甘肃省文化翻译中心在兰州城市学院正式成立。据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该中心将主要开展文化翻译、翻译研究与学术交流、翻译人才培养等工作。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表示,文化翻译中心将积极服务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服务于东西方跨文化交流,努力搭建甘肃与世界联系的文化桥梁,通过翻译窗口让本土的丝路文化走出去。

    2015年3月31日10时,信生大厦欧朗翻译办公场地。我来到这里,做翻译的人群已经络绎不绝,三张客户咨询桌,在我等待的半个小时内,从未空闲过。2008年,做语言教育行业的郎建贞先生依托自己行业的语言优势在兰州成立了首家专业的翻译公司——甘肃欧朗翻译。如今,已经经过了8个年头。这期间,经历了翻译公司运营的举步维艰,也遇到了如今的迅猛发展,从0口碑到如今为大众熟知的欧朗翻译品牌,其中酸甜苦辣只有他知道。“翻译,这个文化行业真的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尤其是在身处内陆的大西北。”采访中郎建贞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为什么要在兰州做这个相对偏冷门的行业?
郎总:选择做翻译行业,原因有二:第一,我比较喜欢语言。我本人是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从最初的出国留学到后来的安德小语种培训再到现在的欧朗翻译,我从事的都是语言相关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待了大概13年的时间了;让我决心在兰州做一家翻译企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次“尴尬”。2007年7月,一个法国朋友来甘肃旅游,想去参观敦煌莫高窟,想找一个法语陪同翻译,询问了一圈朋友,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担任这次文物方面的陪同翻译。最后,不得不从外地派遣,不仅成本高,而且颇费周折。再说,那时甘肃对外交流逐步扩大,我也会做一些笔译的材料。基于这些原因,成立了甘肃欧朗翻译公司。
记者:现在,这个当年的“冷门”企业发展的怎么样?
郎总:经过将近7年的发展,公司各方面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欧朗翻译已经成立了口译、笔译、同传设备租赁等中心,业务已涵盖了几乎所有领域,形成了一个约150人左右的专兼职团队,笔译业务量由刚起步的年不足10万字提升到如今的年250万字了,每年可以接待大约25场类似于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的高级口译业务,约100场次的中外旅游陪同。业务的范围也已经延伸到西宁、乌鲁木齐、银川等城市。当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越到一些瓶颈。
记者:从你的数据来看,已经翻了约25倍了,发展速度挺快的,你觉得发展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
郎总:我觉得主要和经济发展有关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讲,首先是一系列国家及省上的发展政策推动。近年来,像“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等一系列利好发展政策,是我们这样中小文化企业发展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兰州新区、“一带一路”的发展,国际间商务合作、考察及国际会议不断增加,专业翻译需求不断扩大,我们的发展速度自然就很快了。其次,得益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个例子,兰州每年都会举办甘肃最大的国际合作盛事的“兰洽会”,那它间接的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业务。其中,有政府的相关文件、书函的笔译,也有高端会议的同声传译,还有一些外方客人需要商务陪同翻译,那作为甘肃本地化专业的翻译公司,我们自然接了很多业务。
记者:你前面提到说会遇到一些发展瓶颈,那么,翻译行业有哪些发展的瓶颈呢?
郎总:人才,瓶颈就是中高级翻译人才的匮乏。这样讲吧,4年前,我们在兰州找不到相对专业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都要从北京、上***派,想招一个高级校审,虽然出了高薪,但没有合适的人来应聘。目前,这种情况有所转变,首先归国人员多了起来,这也得益于前些年的留学的推动,另外,像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省内重点大学都开设了MTI这样专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的专业和课程,我公司也和这些院校建立了定期的联络机制,也为MTI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平台,以前那种一人难求的现象有所转变,但这也只能说是暂时的缓解,高水平的翻译,像同声传译、会议交替传译方面的人才还是很匮乏,大多时候只能是从外地派遣译员,加上交通、住宿等费用,成本相对很高。
记者:最后,作为一个创业者,郎总可否谈谈你对甘肃翻译市场乃至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
郎总:甘肃地处西北,与东中部省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还有很大差异,每年回家时(我是河北人),从亲朋好友的交谈中就能感受到这种差异。听说我跨入翻译行业了,大家在表示祝贺之余,也会对翻译聊上一些,似乎很懂得这个行业,但是当时我在兰州的朋友圈里,似乎不知“同声传译”是何物的大有人在。在甘肃做文化产业,我们要认清“起步晚”这种现实,但也不必自怨自艾,完全可以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进行文化发展创新,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路子。展望未来,我对翻译行业充满信心,随着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一路”的发展,甘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会更加频繁,我们的机会也就越多。我们完全可以借甘肃经济发展的东风,来壮大自己的企业。
借甘肃发展东风,壮大自己的企业。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也从侧面折射出近年来甘肃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带来的机遇。最后,也祝愿我省文化发展更加繁荣,也希望省内中小文化企业抓住机遇,搭上这列经济文化发展的快车!!


本报记者 阎韵竹